大膽烈嶼跳島遊

軍事資源

浯嶼島和大擔島皆屬嶙峋小島,然地控九龍江出海口和廈門港出入最主要的航道上,自明代中葉私人海上貿易興盛,明隆慶海澄月港之開放,與明末廈門港之發展,航海交通與海防地位愈形重要。

大、小擔島於清初雖已有駐軍,但卻也是渡台禁令實施期間,偷渡台灣的一處出發點,《臺海使槎錄》、《清高宗實錄》皆有談及大擔島是偷渡台灣的港口之一。道光四年(1824),福建提督許松年,〈浯嶼新築營房墩臺記〉就清楚的描述大小擔航道的情況:「浯嶼之北有小擔,又北有大擔,並峙於港口,實為廈島門戶。大擔山頗高,前後有炮臺,置汛焉。其下復有水汛。然山之四旁水不深,大舶不可行也。小擔嶼小,其上亦有汛,大、小擔之間,門狹而水淺,惟浯嶼與小擔其間,洋闊而水深,商舶出入恆必由之。」